鼓勵沒自信的人正向思考,傷害更大

作者:經濟學人  出處:經濟日報@聯合新聞網 2009/06

相關關鍵字:經濟學人 學生常會不停地對自己說:「我可以通過這次考試。」而大部分激勵書藉,

包括諾爾.文森.皮爾(Norman Vincent Peale)的《積極思考的力量》(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),

也鼓勵自信不足的人,對自己說正面的話。

不過,新的研究顯示,此舉造成的傷害可能比好處還多。

六O年代開始,心理學家已經知道,人們比較願意接受與自己觀點相近的想法。

例如,某個人認為自己是友善的人,聽到別人稱讚很合群,就會接受此說法。

反之,如果別人說他冷漠,他可能會反對或懷疑此說法。

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Joanne Wood與同事進行一系列實驗,想知道「自我正面陳述」是否會造成同樣的效果。

68名男女受測者檢測自己的自信程度後,在接下來四分鐘裡,寫下任何腦中出現的想法和感覺。

而其中一半經由亂數選出的受測者,必須在聽到鈴聲時對自己說:「我是個受到喜愛的人。」

測驗結束後,受測者馬上會被問「30歲的人碰到浪漫情事的機會是多少」,並透過0到35分的評分系統,判定每個人的心情。

過去的研究指出,愈正面的答案,代表心情愈愉快。

結果顯示,自信心高、一再說「我是個受到喜愛的人」的受測者,平均分數為31分,而沒有說那句話的人,平均為25分。

自信心低的受測者中,一再說那句話的人平均只有10分,沒說的人平均為17分。

 Wood認為,自我正面陳述會讓低自信的人產生負面情緒,是因為那與他們的看法相左;

那會讓他們產生抗拒,而且只會強化、而非扭轉他們原本的負面看法。

許多人可能就是因為自信心不足,才去閱讀激勵書籍。由此觀之,激勵書籍可能比完全沒用還糟。(黃維德譯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這是負者恆負;正者恆正嘛 ?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ter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